这时,子孔代子驷当国。他重新调整了执政的班子,发表盟书,对参与叛乱有关的大夫、诸司等处死。子产不同意这样做。他建议饶恕叛乱的人,他还要子孔把盟书当众烧毁。子孔说:“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子产却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孔觉得有理,便当着大众把盟书烧毁了①。
公元前555 年,郑从诸侯围齐。子孔企图驱除诸大夫,将叛晋。楚子庚乘机伐郑。子展、子西加固了城堡,坚决抵抗。楚师无功而还。自公元前562年至前555 年,郑楚之间没有发生战争,至此楚又对郑作战。这次作战,子孔是企图利用楚的力量来排斥反对他的诸大夫的。但是子孔为政,过于专制,终于引起了国人的不满。前554 年,国人追究公元前563 年西门叛乱事件的① 《左传》,宣公十一年。
② 《左传》,襄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十年。
责任,杀死了子孔。子展于是代子孔当国。子产始立为卿。后来,子产又被推荐当国。子产在郑国推行了有利于国计民生、加强国势的改革。其中主要的是改革田制,“作丘赋”,和铸刑书。本编下,第一章第二节别有传。郑灭许及郑的衰亡春秋中期,郑国由于子产执政,外交上比较灵活,国内政治也比较稳定。他死以后,七穆的罕氏、驷氏相继执政,国力趋于衰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已说:“郑其先亡乎。”昭公四年又说:“郑先卫亡。”这就是说,当时已有人预见它的“亡征”了。
齐、吕、申、许,古史上称为“四岳”,都是姜姓的后裔所建的国。姜姓与姬姓世代通婚且结联盟。周克殷以后,姜姓诸侯与姬姓诸侯受到同样“封土建国”的待遇。姜姓诸侯国虽然不及姬姓之多,但是它的地位还是重要的。周东征胜利以后,姜姓的齐和姬姓的鲁同时分封于今山东境内,是东方诸侯中最重要的国家。
许国在今河南的许昌。春秋时,它恰好在郑、宋、陈、蔡和楚的包围之中。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 年)载,郑与鲁互相交换土地。原来郑国在泰山有一块祊田,是为祭祀泰山供给“粢盛”用的。鲁国却有一块靠近许国的许田,是鲁国周公的采邑田。既然叫做许田,也许是许国所有,而当时已转为郑有。因其距郑鲁本国较远,不好管理,故郑、鲁互相交换。公元前712 年,齐、鲁、郑三国共同伐许。许国失败。从此,许沦为郑国的附庸。许国大夫百里拥立许叔,居于原来许国的东偏。郑庄公说:“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之使吾子(指许叔)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围也。”①同时,郑庄公又使公孙获居于许国的西偏,以为监护。郑庄公又说:“夫许,太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岂能与许争乎?”②这是反面的说法,意思是天(上帝)既厌弃周的德政了,我岂能够与许争国吗?
公元前697 年,当郑国内乱之际,东偏的许叔乘机夺回西偏。这样,许又复国。公元前665 年、前627 年,郑两次讨伐许国。在第二次战争中,晋、陈也都参加,原因是许“贰于楚”。前588 年,郑伐许。接着,前577 年,前576 年,郑又伐许。许不得不割地与郑讲和。
春秋时期郑宋是晋楚所争夺的对象,因而常常受到晋楚的干扰,而郑国又欺负比它弱小的国家。许亲晋,但楚许邻近,又加上郑的欺负,处境更加困难。前576 年许被迫远离“旧许”,迁徙于楚“方城”外的叶(今河南叶县南),求楚的保护,以逃避郑的压迫。许迁于叶后,郑、鲁、宋、齐都曾经设法使许国迁回复国,而未实现。前574 年,晋国的军队一直打到楚的方城外。后来楚又把许数次迁徙。这时,许已名存实亡,而吴楚在江淮一带的战火正烈。前504 年,楚连败于吴,楚迁郢于鄀(今湖北宜城),郑乘机灭许。
战国以后,郑益衰弱不振。郑哀公被国人所杀。哀公之后,共公、幽公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隐公十一年。
相继即位。幽公又被新兴的韩所杀,繻公即位。他杀其相子阳,“子阳之党又弑繻公”。像这样的国家,不待外部战争,就会自行灭亡。子阳之时,郑已分裂为三。又经过内部斗争,于公元前376 年,韩灭亡了郑,并迁都于新郑。从此史书上叫做“韩郑”,就是说它已是韩国的郑了。
第三节三晋:韩赵魏三晋的族姓韩赵魏是从一个晋国分出的三个国家,习惯上因而简称为三晋。三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史上的重大变化。田氏篡齐和商鞅变法也都是古史上的大事,但比起三家分晋,毕竟是后起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以公元前403 年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他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他认为,三家分晋就是礼(名分)的破坏。看起来,他是在批判三家分晋,但他以礼的破坏作为分期的标志,却表现了他的史识。
春秋后期,晋国的姬姓贵族差不多都衰落、灭亡了,而少数异姓贵族反而富强起来,以致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
按照传统的说法,韩、魏与周同姓,这并不足信据,三晋的族姓是有问题的。
秦、赵都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因此它们可能是殷商的支族。嬴、偃,大都是太皞,少皞之后,则秦、赵不是姬姓,是显而易见的。韩魏的来源,也可能不是姬姓。《史记·韩世家》说: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日韩武子。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