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菊与刀》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 发布时间: 855天前 | 120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无我”为根基的哲学潜藏着“就当已死般活着”的态度。这样等于消除了一切自我监视,一切恐惧和戒心。死人无需再为行为是否恰当而顾虑。死人不用再报“恩”,他自由了。“就当已死般活着”,意味着摆脱了一切矛盾和冲突,意味着:“现在,我可以为所欲为了。”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日本人在“无我”和“就当已死”中剥离了意识。所谓的“观我”、“妨我”是判断个人行为的监督者。这生动地点明了东西方的心理差异。我们说到一个没有良心的美国人,是指他干坏事却没有罪恶感。而日本人在使用类似词汇,却是指此人不再紧张,不再受妨碍。同一类词,美国是指坏人,日本却是指好人,指有修养,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力,能完成最困难的工作,行为无私的人。罪恶感是引导美国人行善的强大力量,如果一个人良心麻木,就失去罪恶感变成反社会的人。日本人的哲学却认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善,内心冲动直接表现为行动时,会很自然地实践德行。于是,人们努力修行,以求“圆熟”,来消除“羞耻”。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不会有第六感的障碍,这才能彻底摆脱自我意识和矛盾冲突。




儿童学习(1)


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是一根U形曲线,允许幼儿和老人有最大的任性和自由。幼年和老年时期是 “自由的领地”。随着幼儿期的逝去,约束逐渐增加,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时期,持续数十年,此后再次逐渐回升。过了 60岁,就又可以像幼儿那样几乎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


在美国,这种曲线是颠倒过来的。幼儿时期教养非常严格,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放松


。到孩子们独立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我们的壮年期是自由和主动性的鼎盛时期。随着年龄增长,精力日益衰退,以至成为他人的累赘,就又会再受到束缚。日本那种人生模式,美国人想都没有想到过,那跟我们的现实完全背道而驰。


日本人在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壮年时期受到了最大的约束,虽然此时他们的体力、谋生能力最强,却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得到自由不能达到的效果。


娇纵孩子的国民都非常希望生育孩子。日本人正是这样,他们要小孩首先是因为这是一种快乐。但他们也不仅是为了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如果断绝了家族血统,他们会成为人生的失败者。由于传统的社会原因,每个日本男子都一定要有儿子,自己死后才有人在佛坛灵前跪拜。这也是为了绵延家系,传宗接代,保持家庭荣誉和财产。父亲需要儿子,就跟幼儿需要父亲一样。


儿子将来总要取代父亲,但这并不是撇开父亲,而是为了让父亲安心。在若干年内,父亲仍然管理着“家务”,以后再由儿子接班。如果父亲不把家务让给儿子,这种角色就没有意义。这种根深蒂固观念,使成年的儿子不会因为依靠了父亲,而感到羞耻和不体面。


妇女要小孩也不仅是为了满足情感,她们只有当上母亲后才会有地位。无子女的妻子的家庭地位最不稳定,即使不离婚,也没有指望当上婆婆,对儿子的婚姻和儿媳行使权力。为延续家系,她的丈夫可能收养子,但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没有生育的妻子是个失败者。日本妇女都希望多生小孩。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日本的平均出生率是31.7‰,甚至比东欧多子女的国家还高。美国1940年度的出生率是17.6‰。日本母亲生孩子的年龄很低,多数在19岁就会生小孩。


在日本,分娩和性交一样隐秘。产妇在阵痛时都不能大声呻吟。母亲要提前给婴儿准备新被褥和小床,因为新生婴儿不睡新床不吉利。穷苦家庭买不起新床,也要把被料和棉花洗净,作为“新”被。小被褥很轻,不像大人的那样板硬。据说小孩在自己的床上会睡得更香。事实上,他们让婴儿分床睡觉,在内心深处的根据仍然是一种“感应巫术”,即新人必须睡“新”床。婴儿的睡床靠近母亲的睡床,要直到婴儿长大,懂得要求和母亲同睡时,才能与母亲睡在一起。他们说,也许要满一周岁,婴儿才会伸出双手,提出这种要求。这时婴儿才会由母亲搂着睡。


婴儿出生后的头三天不给哺奶,因为日本人要等着流出真正的乳汁。三天之后,婴儿随时含着奶头,或者是吃奶,或者是叼着玩。母亲以给孩子喂奶为乐事。日本人相信,哺乳是女人最大的生理快乐之一,婴儿最容易感受到母亲的这种乐趣,乳房不仅供给婴儿营养,而且供给喜悦和快乐。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不是放在小床上睡觉,就是由母亲抱着。30天之后,会抱着婴儿去参拜当地神社。参拜之后,婴儿的生命才被认为已经扎根于体内,这时才能带他自由外出。


他会被用一根双重带子系住腋下和臀部,再挂过母亲肩前,在腰前打一个结,背在母亲的背上。天冷时母亲会用外衣把孩子全部裹上。家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得背婴儿,甚至在玩垒球或踢石子时也背着婴儿奔跑。农家和贫困家庭,基本都是由孩子看孩子。“由于日本婴儿生活在人群中,很快就显得聪明有趣,似乎他们也正在玩着背自己的大孩子正在玩的游戏。”日本婴儿四肢伸开被绑在背上,跟太平洋诸岛及其他地方流行用披肩裹婴儿的方式很相似。他们都把孩子看成被动的。用这种方法育婴,长大以后能够随时随地、不拘姿势地睡觉。日本人正是如此。但日本用带子背婴儿不会像用披肩或包袱裹婴儿那样,完全培养孩子的被动性。婴儿“在人的背上会像小猫那样搂着别人……婴儿……会靠自己的努力求得最舒服的姿势;很快,他就能掌握一种趴在背上的技巧,而不只是绑在别人背上的包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