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金色笔记》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多丽丝·莱辛 | 发布时间: 853天前 | 9942 次浏览 | 分享到:

《金色笔记》





金色笔记目录



目次


译序 1…………………………………………………………………


自由女性Ⅰ 1…………………………………………………………


黑色笔记 62…………………………………………………………


红色笔记 164…………………………………………………………


黄色笔记 180…………………………………………………………


蓝色笔记 241…………………………………………………………


自由女性Ⅱ 269………………………………………………………


黑色笔记 300…………………………………………………………


红色笔记 314…………………………………………………………


黄色笔记 324…………………………………………………………


蓝色笔记 351…………………………………………………………


自由女性Ⅲ 391………………………………………………………


黑色笔记 436…………………………………………………………


红色笔记 473…………………………………………………………


黄色笔记 477…………………………………………………………


蓝色笔记 497…………………………………………………………


自由女性Ⅳ 537………………………………………………………


黑色笔记 558…………………………………………………………


红色笔记 559…………………………………………………………


黄色笔记 565…………………………………………………………


蓝色笔记 576…………………………………………………………


金色笔记 645…………………………………………………………


自由女性Ⅴ 681………………………………………………………



译序(1)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


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


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


《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


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


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① 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 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