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极端的年代》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 发布时间: 854天前 | 328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于是,在本世纪步入尾声的时刻,一部分人恐怕已经面对面地碰上如此这般的状况了。而在新的干年里面,更多的人,迟早也得好好正视。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未来的方向应该已经比今天清楚许多。我们可以回望带我们走过历史的来时路,这也正是本书所欲达到的写作宗旨。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形貌如何,虽然作者已经忍不住在书中对某些问题试作思索——也就是在方才殒灭的那个时期的残破之中,所浮升的一些现象。让我们一起盼望,但愿新来的年月将是一个较美好、较公平、也较有生机的新世界。因为旧的世纪逝去时,其临终景象并不美啊!




第一部 大灾难的年代 第一章 全面战争的年代

一个个死灰的面容,喃喃诅咒,满布恐惧,


爬出壕沟,翻过沙袋,


腕上的表针,滴滴答答,


偷偷瞄一眼,双拳紧握,


希望,陷落在泥浆里


跌撞。哦,老天,求求你叫它停了吧!


——英国反战作家萨松(siegfried sassoon,1947,p.71)


为避免轰炸行为太过“野蛮残忍”之嫌,在名义上,轰炸目标最好限于军事设施,手段也不宜太过激烈,以保持文明作战的风度。如此虚张声势,看似妥当,却无人愿意挺身直言真相。其实空战一开始,这一类表面限制不但不合时宜,事实上也难以执行。不过恐怕得过些时日,待得下次再有战事,大家才会对空战的本质建立真正的认识。


——《轰炸准则》,1921(townshend,1986,p.161)


(萨拉热窝,1946)走在贝尔格莱德(belgrade)街头,可以看到许多年轻女子的头发已经开始发白,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花白。这些脸孔都很年轻,却满布痛苦折磨。只有她们的身材体形,才透露出她们实在都还没有老啊!我仿佛看见,这场战争的毒手是如何摧残了这些娇颜弱质。


我们不能再让这种景象重演。这些红颜顶上的白发,不久会变得更为灰白,终至连红颜也将消失。实在太惨了。这些未老的白头,这些被偷走的无虑青春,真是后人看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真写照啊。


仅以此小文纪念她们。


——《路边记闻》(andric,1992,p.50)




第一章 全面战争的年代 2

2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著作远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少。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没有一位严肃治学的历史学者,会质疑德日意三国发动侵略的事实(虽然他们对意大利扮演的角色比较不那么确定)。至于其他国家,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身不由己被拖进战争的漩涡。它们都不想打仗,而且大多数都想尽办法回避。对于这个问题——到底何人何事掀起这场大祸最简洁利落的答案,一共只有三个字:希特勒。


历史的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答复的。我们前面已经看见,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局势极不稳定,欧洲尤其如此,远东亦然。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没有人认为和平可以持久。对于现状不满的国家,并不只限于战败国。当然就战败国来说,尤以德国为最,自有充分理由怨恨当时的状况,而事实也是如此。德国不分党派,从最左的共产党到最右的希特勒国社党(national socialists),都异口同声指责《凡尔赛和约》太不公平,根本无法接受。说也矛盾,如果德国内部真要发生革命,对国际冲击的程度反而可能会小一些。请看当时两个真正革命了的战败国,俄罗斯和土耳其,正都一心忙着处理家务,包括防卫自家边界。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跟国际局势捣乱,它们反而是30年代要求维持世界稳定的力量。事实上,到了二战期间,土耳其也一直保持中立。反过来看,意大利和日本虽然算胜利一方,心中却也老大地不痛快。不过日本还算比较实际一点,不像意大利,帝国主义胃口太大,远超自己国力所能负荷。不管怎么说,意大利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仗,毕竟也有不少收获。虽然实际所得,不能跟战时盟国贿赂它加入时许下的利益相比。但是意大利在阿尔卑斯(alps)山麓、亚德里亚海(adriatic),还有爱琴海(aegean sea)区,都新获不少领土。然而,主张极端国家主义帝国野心十足的法西斯派,战后却赢得意大利政权,这个事实,正反映该国人心的不满(见第五章)。至于日本,已经成为远东一霸,自俄国退出舞台,日本陆海军的力量愈发不容忽视。事实上,日本的军事地位,或多或少已由1922年华盛顿海军协定(washington naval agreement)为国际承认。这项协定规定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力比例,应分别为5:5:3。从此,终于结束了多年来英国在海上的独霸。话虽如此,日本仍不满足。日本工业化的速度,当时正在突飞猛进,自然使得它感觉自己在远东该得的一份理当比白人帝国给它的一杯羹更大才是——虽然就绝对数字来说,日本当时的经济规模还小得很,20年代后期,只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5%。再说,日本也深深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现代工业经济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它可说一样没有。这些资源靠进口,进口就难免受到外国海军的威胁而中断。日本的产品要出口,出口就得仰赖美国市场的照顾。日本军方的理论是,到中国去建立一个庞大的陆地帝国,可以缩减日本的运输线,日本的实力就有保障,不再那么脆弱了。


总而言之,1918年之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和平终究不能维持,其中固然有种种因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之所以爆发,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德日意三国心里不平而发动侵略所致,它们从30年代中期开始,便相互订下一连串盟约互通声气。1931年日本出兵满洲;1935年意大利进占埃塞俄比亚; 1936-1939年间,德意两国共同介入西班牙内战;1938年初德国进兵奥地利;同年又重挫捷克斯洛伐克,占去该国部分领土;1939年3月德国全面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较早意大利已出兵占领阿尔巴尼亚)。这些都是逐步导向世界大战的重要事件。最后德国向波兰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终于造成战争全面爆发。对应于以上这些侵略事件,我们也可以一一细数国际间无力对付侵略者的窘相:国际联盟阻止日本出兵满洲宣告失败;1935年意大利侵犯埃塞俄比亚,无人予以制止;德国片面宣布《凡尔赛和约》无效,并在1936年重新对莱茵兰地区(rhineland)进行军事占领,英法两国只能眼睁睁任其发生;英法拒绝插手西班牙内战(“不干预原则”);对奥地利被德国占领一事也不闻不问;1938年德国提出《慕尼黑协定》(munich agreement)勒索捷克斯洛伐克的前夕,英法两国又临阵撒手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苏联竟也与德国签定《德苏互不侵犯条约》(hitler-stalin pact),对抗希特勒的国家又少了一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