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来源: | 作者:叶永烈 | 发布时间: 1072天前 | 3426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部分:艰难岁月蒋介石坐镇庐山 1


    夏日的庐山,一片清凉世界,乳白色的雾像一团团洁净的棉絮在拭擦着岚影波光。向来在炎暑时节,在南昌如同火炉一般的日子里,庐山游人如蚁,争着在这里透一口冷气。一九三三年酷夏的庐山,游人却望而却步。那里戒备森严,成了军人们的一统天下。    

    五老峰下,庐山诸水汇集之处,所谓“百川归海”,那里叫做海会乡。明朝万历年间,在那里傍山筑了一寺,称“海会寺”。    

    康有为曾写过一首《夜宿海会寺赠至善上人》:    

    开土诛茅五老峰,    

    手植匡山百万松。    

    荡云尽吸明湖水,    

    招月来听会海钟。    

    初地雨花驯白牯,    

    阳崖石气郁苍龙。    

    读书无处归来晚,    

    桂树幽幽烟雾重。    

    这儿本是读书的好地方,眼下阵阵喊“杀”之声撼天动地。一九三三年七月十八日,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开学典礼,便在海会寺前举行。那里新修了一批房子,作为军官们的住所。那天,军官们齐刷刷地笔挺站立,蒋介石在陈诚的陪同下,对第一期学员进行训话。以下是蒋介石讲话的原文:    

    陈团长!各位教官!各位学员!    

    今天在庐山召集我们剿匪各军各师的官长开始训练,我们要从此奠定一个新的伟大的基础,来完成剿匪的工作,并尽到大家革命的责任。我们以后能不能剿清赤匪,与整个革命的成败,党国的存亡,以至各个人的生死,统统都看这次训练能不能发生效力。所以我们希望各位教官和学员认清这次训练的重大意义,晓得这一次训练,不是通常所办的什么训练班或军官团,而实在是我们自己个人的生死关头,也是我们的党和国家以及整个民族的生死关头,因此我们大家格外要奋发努力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和我们总理(指孙中山——引者注)的三民主义而奋斗!由剿清赤匪而建立一个三民主义的新国家起来!因为这次召集大家来训练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今天开学的时候,我特亲自来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编印《庐山训练实纪》,江西省档案馆藏书)“青天白日满地红”之旗在庐山上飘扬,蒋介石的声音在庐山上回荡。四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痛下决心,非在第五次“围剿”时“剿灭赤匪”不可。连蒋介石也惊呼共产党“星火燎原”了!他曾这样形容形势:中共“在瑞金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并且开辟了鄂豫皖区、鄂中区、鄂西区与鄂南区,包围武汉。其扰乱范围,遍及于湘、赣、浙、闽、鄂、豫、皖七省,总计面积二十万平方公里以上,社会骚动,人民惊惶,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苏俄在中国》,蒋介石著)面对这“燎原之势”,蒋介石部署第五次“围剿”。这一回不同既往,他从训练军官入手。当过黄埔军校校长的他,深知训练的重要,于是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一期接一期地办下去。    

    由“中正手制”的《剿匪手本》,成了庐山军官训练团的课本。此书分“绪言”、“救民”、“气节”、“纪律”、“智勇”、“勤劳”、“战机”等章。此书的附录“赤匪的战术”,倒是十分形象地勾画出毛泽东用兵的特点。    

    一、遇敌不轻交战,多用疑兵,眩敌耳目,集结主力,坚守静待,察破敌人弱点,变更阵势,冒险冲进。    

    二、取大包围,兼程猛进,速而且匀。    

    三、不轻试锋,必待敌找我,而我不先找敌,以逸待劳,镇静坚守。    

    四、行走飘忽,瞬息百里,从山僻险要,人迹罕到之处,昼伏夜行,旋磨打圈。    

    五、围城不宜离城太近,免敌人潜出,难于防范,奸细混入,难以稽查……围城,应离敌远,巡查严密……因地制宜,出奇制胜……《剿匪手本》,江西省档案馆收藏。蒋介石跟毛泽东交手多回,对于毛泽东战略战术,说得八九不离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