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下)
来源: | 作者:白寿彝 | 发布时间: 1095天前 | 57174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注意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① ②③《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久视元年、长安元年。

  ④ 高宗时追尊唐高祖为神尧皇帝,唐太宗为文武圣皇帝。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则天后久视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② 圣神皇指武则天。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④,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如宰相李迥秀“颇受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弹奏之,迥秀贬庐州刺史”①;又如宰相苏味道“谒归葬其父,制州县供葬事。味道因之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监察御史萧至忠劾奏之,左迁坊州刺史”②。武则天所亲信的酷吏来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狱当死。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③。另一亲信酷吏索元礼“以苛猛,复受赇,后厌众望,收下吏,..死狱中”④。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是非常器重的,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是非常赏识的,一一加以重用。例如:“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猗氏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耶?’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拜为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⑤张嘉贞后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天官侍郎安平崔玄,性介直,未尝请谒,执政恶之,改文昌左丞。月余,太后谓玄■曰:‘自卿改官以来,闻令史设斋自庆,此欲为奸贪耳;今还卿旧任。’乃复拜天官侍郎。”⑥武后晚年,崔玄■被擢升为宰相。

  “时,契丹入寇,军书填委,夏官郎中硖石姚元崇剖析如流,皆有条理,太后奇之,擢为夏官侍郎。”①姚元崇后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太后命宰相各举堪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荐广武(今甘肃永登东南)令岑羲曰:‘但恨其伯父长倩为累。’②太后曰:‘苟或有才,此何所累!’遂拜天官员外郎。”③岑羲在睿宗时官至宰相。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④第四,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

  唐朝初年,汉魏以来兴起的士族门阀制度逐渐由盛而衰。以王、谢为首的东晋南朝门阀士族已经销声匿迹,只有以北方的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以北周时代八柱国家为首的关陇士族,还保有一定的势力和社会地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

  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七。

  ③ 《新唐书》卷二○九《来俊臣传》。

  ④ 《新唐书》卷二○九《索元礼传》。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② 岑长倩,武周时宰相,酷吏诬其谋反,被诛杀。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四年。

  ④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位。由于隋、唐皇室出自关陇集团,关陇士族依然保持较多的特权和较高的官位。唐太宗修《氏族志》,根据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新形势,以官位品秩尊卑定门第高低,主要是打击山东士族,把出身庶族而品秩较高的功臣升为高级士族。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就是如此,唐高宗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令中就强调“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⑤。然而这些由皇朝钦赐的新士族却得不到旧士族的承认。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新士族还是门第卑贱的庶族。当唐高宗决定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时,顾命大臣关陇士族代表人物长孙无忌同山东士族官僚褚遂良极力反对。主要理由之一是王皇后出自“名家”,“必欲易皇后,伏请妙选天下令族,何必武氏?”①徐敬业的起兵檄文中也有所谓:“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②就是沿袭这种说法。武后对这些旧门阀士族十分痛恨,册立不久,立即诛杀贬逐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高宗死后,武后废黜其子中宗为庐陵王,宠信武氏诸王,引起“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③。光宅元年(684),徐敬业等起兵扬州,以“匡复庐陵王”为辞攻下扬州各州郡。

  镇压了徐敬业的反对势力之后,武则天就继续把打击方向直指唐室诸王。“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④垂拱四年(688),唐宗室诸王听说太后图谋杀尽诸王,密谋起兵,约定同时发动,不料事机泄漏,越王李贞在豫州、琅邪王李冲在博州提前起兵,其他诸王因未响应,不久就失败了。武则天任用酷吏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用密告、罗织方式对反对势力大肆镇压,“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⑤。从此,显要地位的关陇士族受到沉重打击而失势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