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紙上深染薰香,饒有情致。但周遭愈明,只得離去。
這男的不免想像;方才自己辭出的另一位女子處,此刻大概也是這般景況罷?這樣的心境,豈不挺有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此段文字寫男女幽會後之情景。謂腰帶昨宵解開,一夜溫存後,未及繫回也。
(2) 句出「古今六帖」第六:「櫻麻生兮麻叢密,繁露晶瑩至天明,人兒成雙兮親豈覺?」
日本平安時代男女情事,由男方投宿於女家,天明以前須返家;歸後須修情書示愛。此男子當是自某女處返家途中,又逕赴另一女官處。
(3) 此語雙關,一面指方從己處匆匆離去的情人,亦兼指眼前方自其情人處來的男子。
(四四) 樹花
樹木之花,無論濃淡,以紅梅為佳。櫻花則以花瓣大,色澤美,而開在看來枯細的枝頭為佳。
藤花,以花串長,色澤美麗而盛綻者為最可觀。
山梅花(1)雖格調略下,無甚可賞,不過當其滿開之際,倒也不錯,尤其想像或有子規棲隱花蔭,便更覺得有情味。
賀茂祭的歸途上,走過紫野附近的庶民平房,見矮牆之下,白色的小花紛紛開遍,著實耐人尋味,
那情景,彷彿黃綠色的袍子上加添了一襲薄薄的白上衣似的,至於無花處,則好比黃色的衣裳。
四月末、五月初,橘樹的葉子濃密青翠,花色分外顯得淨白,晨雨之中,乃有超絕塵世之美,令人賞心悅目。
至若那花間疑是金丸果實(2),晶瑩剔透,則其景其情,毫不遜於朝露濡染的櫻花風采了。
或許是每常令人聯想到子規來棲的緣故罷(3),遂更有不可言喻之情趣。
梨花,世人往往視作悽涼哀豔之花,無人賞愛,亦無人用以繫結信箋,見著無甚魅力的女子,便以為比擬,蓋以色澤乏善可陳之故;
唐土卻以為無上可人之物,竟以之入詩文(4),則或者總還是有些道理的罷?
乃仔細端詳之下,隱約可見,花瓣邊緣似有一圈高貴美麗的顏色。
楊貴妃在蓬萊仙宮會見玄宗皇帝御使,有詩句喻其淚容曰:
「梨花一枝帶春雨」,想來必非泛泛一般之讚美,則此花大概自有其無可類比之處才是。
桐花開成紫色,委實好看。只是那葉子展開成巴掌一般大,有些拙笨氣,但我不便拿此與別的樹木相提並論。
據說唐土有所謂鳳凰者,特選此桐木椅棲息,那就格外有意思了。
何況,取此木材製成琴,彈奏出種種妙音,又豈是世間一般語言所能形容的呢?確實美妙至極!
至於栴檀,樹長得樣子並不好看,而花倒是挺可觀的。
那花兒看來像似風乾了一般,別饒風味,逢著五月五日必開,也是有趣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原文作「卯之花」,乃初夏開花之落葉灌木,可供觀賞,亦可植為垣蘺,故有下文賀茂祭(初夏在京都舉行之節慶)云云。
(2) 此蓋指去年之果實未落而殘留枝頭者。「和漠朗詠集」花橘,具平親王詩句:「枝繫金鈴春雨後」。
(3) 當時和歌作者,每常以子規與橘花聯詠,故云。
(4) 指白居易「長恨歌」句:「玉容寂寞淚欄杆,梨花一枝春帶雨。」(白香山詩集卷十二)
(四五) 池塘
池塘以勝間田之池(1),磐余之池(2)、贄野之池(3)等為佳。記得參詣長谷寺(4)時,見水鳥到處飛落,印象深刻有趣。
有一池塘,名曰無水之池(5)。真奇怪,訊以:為何命此名?
答稱:「五月多雨的季節,與越是比往常下得厲害時,這個池塘裏越是缺水;相反的,如果特別乾旱之年,池塘從春初便有豐沛的水湧出。」
聽此話時,很想頂他幾句:「倘若真的一直乾涸,稱其無水之池倒也罷了;明明有時又有水湧出,這名起得可真輕率啊。」
至於猿澤之池(6),據說昔時采女沉淵其中,皇上憐而特為之行幸(7),
見到此池又特別有尊貴緣由,而人麻呂歌詠「疑亂髮」之際的情況,更屬難以言喻了。
承蒙之池(8),又是緣何心事而得名的呢?真箇有趣。
此外則鏡之池。狹山之池,蓋因那首「三稜草」和歌(9),而令人倍感情趣的罷。
戀沼之池(10)。原之池,也因有謠歌「莫歌玉藻(11)」而饒有意味。更有益田之池(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在奈良縣生駒郡。當時以負勝名,萬葉集三八三五有和歌詠及。
(2) 在奈良縣櫻井市。一名埴安之池。
(3) 在京都府相樂郡。「蜻蛉日記」、「更級日記」亦可見。
(4) 原文作「出瀨」。
(5) 未詳其地。
(6) 在奈良市興福寺南。
(7) 說見於「大和物語」。
奈良帝(一稱平城天皇,八○六 -- 八○九)時,有一采女(侍候天皇膳食之女官)失寵而投身猿澤之池,後奈良帝憐之,
行幸此池悼祭,令左右歌詠紀念。
人麻呂作和歌:「猿澤池兮玉藻漂,苕苕搖蕩疑亂髮,猶似吾妹兮寢妖嬈。」
(8) 原文為日文拼音詞,發音與日本古代敬語相同,致有下面取音義雙關之文,此無法譯出,遂取中文近似義也。
(9) 以上二池所在地未詳。「古今六帖」六和歌:「斬戀情兮狹山池,引之不絕三稜草,吾寧根絕兮捨迷癡。」三稜草為水草,用以製簾。
(10) 「戀沼」讀音與「勿戀」同,乃有諧音之趣。所在地未詳。
2024-07-10
2024-06-20
2023-06-02
2023-04-03
2023-04-03
2023-03-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二等奖 潘江涛
2023-02-13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李贤
2023-01-31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王洛伊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刘一铭
2023-01-28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少年绘画一等奖 张家源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二等奖 李昊然
2023-01-27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三等奖 白航恺
2023-01-26
山西省首届“韶华杯 祖国有我”获奖作品展示——幼儿绘画一等奖 柳诗语
2023-01-26
联系我们
胡永华 邮箱:444565820@qq.com 电话:13097592190
李日宏 邮箱:1191878849@qq.com 电话:1309654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