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为赛事评奖做准备,网站测试开启文章评论功能,请大家阳光交流,不吝赐教!评论需要登录账号,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边塞艺苑
《马亚一家》
来源:边塞艺苑 | 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 发布时间: 857天前 | 365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说的情节开始于一八七五年。这一年,是巴黎公社被镇压以后的第五年,也是“七○年的一代”所掀起的进步思想运动遭受挫折的第五年,葡萄牙社会又恢复了惯常的安详生活节奏。马亚家族的唯一后嗣卡洛斯,从科英布拉大学学成归来,老祖父阿丰苏为此决定离开索居多年的乡下,搬回里斯本,并且把旧宅葵花大院修茸一新,迎接孙子。


马亚家族已经日趋没落,靠着变卖祖产维持局面。老祖父自己年轻时曾经是雅各宾派的激进分子,为了反对帝制流亡过英国,是争取自由的一代的代表。但是他的儿子彼得罗,也就是卡洛斯的父亲,却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侵袭,后因妻子带着年幼的女儿玛丽娅与人私奔,他身心交瘁,自杀身亡。


因此,老祖父把卡洛斯看成是振兴家业的希望。


一八七一年至一八七五年,卡洛斯在科英布拉大学学习,接触到先进的思想,参加过激烈的论争,本应该是“七○年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完成学业回到里斯本之后,把他钻研过的医学抛诸脑后,从来没有给一个病人治过病,却花了一大笔钱,设置了一个诊所,作为摆设,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出入社交场中,先是做了勾瓦林纽夫人的情夫,后来又爱上了玛丽亚?埃杜亚达,结果造成了家族内部乱伦的悲剧,促成阿丰苏的死亡。然而两个当事人并没有在感情和道德的冲突中酿成惨剧,只是在朋友和管家的安排下和平地得到了解决,玛丽亚?埃杜亚达移居巴黎,终于嫁了人;而卡洛斯则在朋友陪同下,远航大西洋,到了美国,周游世界。


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的是十年以后,也就是一八八七年初,卡洛斯回到祖国,和朋友们再度相聚,还回到空关着的葵花大院怀旧。他发现葡萄牙依然如故,既没有发展,也不见衰败,只是人都老了,有的发了胖,有的谢了顶,其他一切都没有变。


《马亚一家》这部小说,就是这样地反映出了十九世纪末葡萄牙社会的这种惰性。这是作品的杰出成就;它里面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人物的塑造也是用的白描手法,没有剧烈的内心冲突,没有深刻的心理分析,然而这种被人们称作十九世纪后半葡萄牙人世纪病的惰性,却从大量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种种活动,时时处处透露于纸面,构成了一幅世态风情的优美画卷。


埃萨?德?凯依洛斯的现实主义,在后来二十世纪的葡萄牙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坚持和发扬;他们转而从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使葡萄牙的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新的水平。


王三槐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本文库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作的精华,全面反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第一流的文学精品。它以最能代表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长篇小说力骨干,同时全面地反映其他体裁如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寓言等各方面最优秀的成果。选收作品的时限,外国文学部分,自古代英雄史诗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文学部分,自《诗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珍贵的文学图书系统。




第2章


一八七五年秋,马亚一家搬到里斯本居住,马亚家的那幢房子,在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街的邻里之间和整个詹?维德斯区一带,被人们称为“葵花公馆”或干脆叫做“葵花大院”。虽说这座乡村式的院宅得了这么个雅号,但就凭它那灰溜溜的院墙,二层楼上那排带铁栏杆的窄凉台,和屋檐下一扇扇并排的小窗户,葵花大院看上去真象座凄凉的修道院,属于堂娜玛丽娅一世①时期盛行的建筑,只是屋顶上那只小钟和十字架使它有点儿象个耶稣会的房子,葵花大院是因为墙头那块方瓷砖上的图案而得名,那是一大束用带子系着的向日葵,带子上的字母和日期仍依稀可辨。嵌瓷砖的地方本来是应该挂刻着纹章的铜牌的,但是从来没挂过。


葵花大院已多年无人居住,一楼小门的铁栏杆上布满了蜘蛛网,这地方看上去已经成了废墟。一八五八年教廷大使布加林尼阁下来看过这处院宅,想在这里设立教廷使馆。这座建筑物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它幽静的环境吸引了他。他也很喜欢楼内那宫殿式的设计,那方格天花板和绘有彩画的四壁,画面上的玫瑰花环和小爱神们的脸都褪了颜色。但是,大使阁下过惯了罗马教长的阔绰生活,他要的住宅得带个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精美花园,而葵花大院却只是房后有一个荒凉的小庭院,那里野草丛生,只有一棵柏树和一棵南洋杉,蓄水池里堆满了垃圾,院内的小瀑布已滴水皆无;院内的一角,一尊大理石雕像(大使阁下一眼就认出了是维纳斯女神)由于丛生的草木和潮气的侵蚀,已逐渐变黑。此外,大使觉得马亚家的总管——老威拉萨对房租有点儿漫天要价,太过分了。他微笑着问道,是否总管认为教会还象莱昂十世①时那样阔绰。威拉萨回答说,如今的贵族也不比堂若昂五世②那会儿景气了。就这样,葵花大院依然无人居祝这所没用的破房子——这是小威拉萨的叫法,他爹死后,如今他当上了马亚家的总管——直到一八七○年底才派上用场,因为马亚家在本菲卡的那座古老的小宫殿式住宅,经过多年推销,这时刚脱手,卖给了一个巴西的爵爷,那里的家具和瓷器就搬到了葵花大院贮藏。这期间,马亚家的另一处住宅金雀花大院也卖掉了。在里斯本,对马亚家还留有印象,并且知道光复③以后这家入就在杜罗河④畔圣奥拉维亚庄园隐居的人,已寥寥无几,他们之中就有人问过威拉萨,是否这家人的日子变得艰难了。

更多